“本人曾多次呼吁球迷保持理智和边界、抵制饭圈化言行,该侵入事件对本人伤害极大,为保障安全,决定停止任何形式的接触包括收取信件。”
图片来源:红星新闻
(资料图)
几天前,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发表声明,内容是关于某球迷非法入侵他的酒店房间。声明称,某女士通过多日跟踪确定樊振东在酒店的房间号,又通过酒店前台拿到房卡,多次非法侵入其房间,有保洁人员和监控为证。
言尽于此,字里行间仍然能感受到樊振东的无奈与愤怒。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批评非理性追星行为,此前他曾多次通过社交媒体呼吁球迷远离饭圈戾气,也因此被誉为文体明星“人间清醒”的代表。
可是,就是这位给粉丝追星划定清晰边界的“爱豆”,依然三番五次遭遇“人间无奈”。人们不禁要问,对于“饭圈”乱象是否就真的没办法了?如何确保粉丝追星“发乎情,止乎礼”?
法律的红线自有尺度。就像《新京报》评论指出:某女士持续跟踪,多次私自进入房间,侵犯运动员隐私;酒店前台未经入住者本人允许将房卡给别人,也暴露出安全管理方面的失职。
樊振东在声明中表示,对自己的这一遭遇已经报警。鉴于该事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事件,公安机关在受理以后,应当及时公布案件进展,尤其是对违法人员的处理结果,从而实现以儆效尤的效果。
“饭圈”乱象之前多发生于影视领域,但如今,早已表现出向体育等其他领域蔓延的势头。《中国网信》杂志发表《坚决遏制“饭圈”乱象跨域蔓延》一文,指出中央网信办在今年年初开展“清朗·2023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”专项行动,严防“饭圈”问题向体育、电竞等其他领域外溢。
樊振东曾表示,他是国家培养的运动员,在场上跟大家是运动员和球迷的关系,场下则是互不打扰的普通人,他跟每个普通人一样需要私人空间。
对于“饭圈”乱象的后果,《封面新闻》的评论直击要害:疯狂的饭圈,其自嗨、偏执、戾气、攻击性、活在幻觉里以及“自我合理化”的秉性,稍有不慎就可能越线、生事、酿祸。对于文体艺人而言,不受控的饭圈,从来都是一颗定时炸弹。
不过,从结果上看,樊振东几次苦口婆心的表态,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。事实上,并不是每一个明星都具备他这样的“人间清醒”,为了让自己保持亲和形象,有的明星则习惯采取暧昧态度,对粉丝某些非理性追星的行为,也有一些明星及其团队欣然笑纳、提供便利。
《中国网信》的评论也承认,仅靠监督管理并不能完全根治“饭圈”乱象,避免陷于“按下葫芦浮起瓢”的尴尬境地,还需要内向寻因。
图片来源:新华社
其实,随着竞技体育商业化、职业化的发展,没有“追星”、没有“饭圈”是不现实的。明星与粉丝之间的健康互动,活跃了背后的产业经济,也有利于相关项目的推广,带动群众体育事业。
商业化并不必然走向无序,规则才是商业的根本。目前,一些明星遭遇的“私生饭”骚扰问题,恰恰反映出商业化不够成熟。比如,在樊振东的遭遇中,如果有团队做好隐私、后勤方面的保障,选择一家靠谱的酒店,粉丝掌握其行踪就没那么容易,更不可能拿到他的房卡。
《新京报》的体育评论员在文章里描写了这一幕场景:国乒队每次在北京集训时,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门口总会聚集一群乒乓球迷。等国乒队员结束训练走出训练局时,他们会上前请运动员们签名、合影,秩序井然。国乒队每次外出参加世界大赛,他们也会准时出现在天坛公寓,给队员们壮行助威。
在作者看来,这样的互动和相处方式是“适度的”,既没有让运动员感觉到被打扰或冒犯,又让他们感受到粉丝在背后的支持和关心。
其实,实现这种适度的前提,不光是因为粉丝的自觉,也因为运动员背后体制性力量的保护与管理。如今,运动员可能会出席各类商业活动,不可能永远在体制的保护下。那么,如何做好保障,让运动员的精力不被分散,让商业活动与运动员训练协调一致,是商业化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。
我们也应该期待,樊振东的“人间清醒”不再孤掌难鸣。只有艺体明星用实际行动清朗“饭圈”的声势形成“合唱”,粉丝追星行为才能形成更加清晰的边界,而不再因为“木桶效应”,一次次被迫降低规则秩序的底线。
媒体札记,中国青年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时事热点,我们下期再见。
撰文/王钟的
编辑/黄帅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青年制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20 联系邮箱:39 60 291 42@qq.com